多年前,互联网上流行一张“孤独等级表”,“一个人去医院看病” 被列为最孤独的事情Top3。放到今天来看,“一个人看病” 面临的已经不仅仅是情绪问题,还有更多现实问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银发经济已经到来。医院看诊智能化,老人身体弱病灶多,子女工作繁忙,没时间陪,三方面的结合使得老人就医成了难题,现实的需求催化出陪诊师。

面对如此强大的市场需求,不断地有人在瞄准这块蛋糕,想要一探究竟,陪诊师项目到底能不能做。我的回答是:能做。不仅能做,而且大有可为。

陪诊师的发展市场在行内是受到普遍认可的,为何这么讲?

其实在很早之前,医院早已设立过“陪诊员”的岗位,但伴随着“黄牛”“依托”的出现,不断扰乱行业内陪诊员的秩序,在加上医院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将陪诊员这一岗位系统化,导致陪诊员这一职业的发展相当困难,后续医院干脆取消这一岗位,只设立了导诊台。

[网创项目] 我在大城市陪人看病一天300块(陪诊师需要什么条件)

所以陪诊师的发展在行业内是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市场前景广阔,并不用担心这个项目的可靠性和周期性。

那具体什么是陪诊师?

陪诊师的存在,有点像我们去故宫的时候雇的导游,把每一个就医流程(景点)串联起来,为看病的人来服务。

说的更直接一些:就是到医院帮助病人就医,实现全程陪护,服务项目包括,代替排队,缴费拿药,复印文件和相关证明,取报告,诊断证明等等。同时陪诊前要跟客户沟通好,要检查的方向,项目,避免出现漏检,陪诊的过程最好全程录音,最后用软件形成文件和问诊记录,并且提炼出重点,便于后续客户进行回看。另外也可以附带做一些周边服务。

陪诊不仅仅是帮忙解决关于医院的问题,还有一系列的“延续服务”:比如有些外地患者来看中医,周期比较长,但他又住不起酒店,你就可以做一些延续服务,找到地段合适、房租便宜的房子;有时候也会需要去高铁站接人,还有不会说普通话、不认路的、你可以帮他们订好酒店、查好路线、带着做核酸…等等。

而这些延续服务,都可以在原有陪诊服务费的基础上再加,固然服务越周到,费用自然也会相对高一些。

[网创项目] 我在大城市陪人看病一天300块(陪诊师需要什么条件)

陪诊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孕妇,老人,残疾人士,独居人士,儿童,等等,潜在的客户群体还是非常庞大的。

目前陪诊师主要分为全职和兼职两种,一线城市,全职陪诊师月入过万非常轻松,兼职的话月入3-4k也没啥大问题,当然最好是在一些一二线城市开展比较合适,医院人流量大,且大部分人都能接受陪诊付费这一观念,小地方不行。

另外作为陪诊师,不需要资格证书,也没有学历要求,主要是对各大医院地理位置,重点科室,就医流程,以及各科室专家坐诊时间都要很清楚,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陪诊服务。

如果大家想做好这个项目,有几个方面还需要大家重点去探究和摸索:

1:由于无需学历,证书,导致就业门槛低,再加上工资高,这就意味着未来从业人员将会鱼龙混杂。

2:服务标准考核不统一,收费没有标准,没有现成的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这些都是需要自身下功夫去摸索和探究的。

除开需要探索这些模式之外,根据我的创业经验,如果想要在陪诊这个项目上分一块蛋糕,这两个方面需要重点考虑。

一:公司管理

1:不做单一的陪诊模块

不要把陪诊当做单一的业务,而是应该当做核心业务,我们可以把陪诊归纳到家政服务行业,用已有的经营模式先把陪诊这一块的宣传和推广做起来,然后在精细化的运营陪诊这个业务,而不是只有陪诊这一个业务。

2:要规范服务流程

从陪诊开始到陪诊结束,这其中包含的陪诊内容和流程一定要明确地标出,让员工做好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客户也能更放心。

3:要做到人性化和保密化

对于雇主的病情,我们要做到保密,绝对尊重雇主的隐私,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而对于一些老弱病残孕的雇主,该搀扶的搀扶,该提重物的提重物,尽量做到服务人性化。

二:低成本获客

1:线上渠道

充分利用好短视频平台,可以以“陪诊”为关键词为账号设好昵称,做好关键词,拍摄的内容就以陪诊员陪诊的过程为核心,另外也要展示雇主的陪诊后的感受,或者做一个后期的采访。

2:线下渠道

医院地推。这是我比较推荐的一种方式,这里人流量比较大,而且都是精准的用户,可以让陪诊员统一着装,最好印有公司logo和陪诊服务的字样,这样显得更专业,另外言行举止要大方礼貌得体,就算病人不需要陪诊服务,也不要置之不理,可以适当的帮助一下,在用户那里积攒好感度。

在很多的大城市,人人都忙着工作、忙着赚钱,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没有小城镇那么亲近,我觉得陪诊更像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交,陪诊师,就在扮演了人们在大城市里“陌生的亲人”为患者提供一切看病所需要的支持,包括情绪价值。这是一个需要良心的项目,也是一个良心活,爱心和责任心很重要,如果有打算从事这个行业的,一定要把“良心”二字,刻在心上。

作者:阿松 公众号:阿松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