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刷新闻,转转好友,每天就有进账。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一批资讯类平台和应用打出“刷新闻赚现金”的噱头,以现金补贴鼓励用户阅读、转发并推荐好友下载,看似收获了用户时长和忠诚度,却由于传播内容的低俗、低质,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看那些新闻可以赚钱的软件是什么软件下载,甚至触碰了法律的底线。
拉好友赚钱 有用户收入高达近40万
浙江绍兴的玲玲表示,从今年8月开始使用一款资讯类应用,当时听别人介绍说看看新闻就能赚钱,玲玲将信将疑,便试了试。
从这款软件上陆陆续续赚到钱之后,玲玲开始把它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拉一个人可以奖励10块钱,拉两个就20块。他注册好之后我还要提醒他阅读,这样我才可以得到奖励。”
记者试下载了几款相关软件看那些新闻可以赚钱的软件是什么软件下载,这些软件大多打着“会赚钱的头条”、“看新闻领红包”等广告语,还将奖励规则写成秘笈、攻略;进入之后,各种现金和红包令人眼花缭乱。而在这些规则中,明显收益最高的是“邀请好友”:每邀请2个好友奖励27元;邀请一次赚10元。在一个叫做“趣头条”平台的收入榜里,冠军用户邀请了超过75000名好友加入,收入竟达将近40万元。
专家指出,资讯类平台应该提供一个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讨论,以促进社会福利和进步的空间。
而“现金换流量”的模式,消解了社会互动的严肃性,带来了过度的娱乐化,不利于建立一个风清气正的互联网空间。
标题党、低俗内容博眼球惹争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至少已出现了五六十款这类软件。现金奖励、花式推广为平台吸引了不少眼球,甚至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烧钱得来的用户靠什么留住?一些资讯类平台非但不在内容建设上下功夫,还开始剑走偏锋。
浙江嵊州的小赵在母亲推荐下,一个多月前开始和爱人一起使用趣头条。然而很快就发现看不到什么有价值的资讯。“广告特别多,穿得比较裸露,还有些低俗的视频。”
看了趣头条刚十来天的王某,更是直接将其卸载。“标题看看很新鲜,实际上没啥内容。好多新闻有点胡编乱造。”
记者浏览了若干类似应用,发现内容上多以养生贴士、明星八卦、风水解梦等为主。其中不乏严重的标题党。
尽管如此,仍有一批用户每天在这类平台上花费大量时间。现金诱惑、花式推广为何如此奏效?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这类平台借鉴的是网络游戏模式,网络游戏并非是很多用户对游戏本身的痴迷程度,而是它借助每天要做的一些任务,形成一定固化模式,一旦形成使用习惯,用户黏连度会比以前所有的产品更高。
●
部分资讯类平台成违规广告藏身地
●
投入大量资金招揽用户注册,又用旁门左道的方法吸引用户阅读,这类平台靠什么赚钱?广告,而且不是一般的广告。
打开几个资讯类应用的首页,各种夸张的标题,夹带保健品、祛斑、祛痘、丰胸、减肥、网创等广告内容: “一天一次,狂减30斤”, “江苏大姐巧用一物,28天彻底祛斑”,多数直接引流到微信号。
其中一些虽然标明“广告”,但使用资讯类的标题:“经常长痘痘是因为这几个习惯你可知道”,点进去之后却没有任何内容,直接开始咨询商家。
2016年出台的《互联网广告暂行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
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广告审查机关进行审查的特殊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不得以欺骗方式诱使用户点击广告内容。
显然,平台对于入驻的广告主资质审查并不严格。
专家表示,
由于这样的平台过于趋利,必然会降低它刊播内容,特别是广告内容的底线。
有些内容用户无法分清是广告,甚至无法阻止相关的传播,这对消费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很深,危害也很大。
“转发”也有责任 平台亟待监管
低质低俗内容泛滥,平台在自身建设方面有哪些欠缺?违法违规广告肆意传播,相关部门应如何加大监管力度?用户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要注意些什么?
专家指出,
尽管“刷新闻赚现金”式的推广一时间吸引了不少用户,但资讯类应用要长期留住用户,还应靠优质内容的供给。
专家强调,新闻资讯类互联网平台的运营者,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也要履行社会责任,在运营过程中必须要防止过度商业化和过度娱乐化。同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互联网公司平台主体责任要承担技术检测,要把相关的技术监控进行备案,以备审核。
此外,专家还特别提示广大用户要提高对网上传播内容的鉴别力。如果明知道是标题党、谣言,甚至在文章中涉黄还继续转发,转发人就要承担责任。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整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huoxingshe125